close
恭喜 i116035  馬勒 靈魂不滅 最後的第 9 號交響曲 入選


另外今天還花了 2400 元買交響樂(積蓄沒了T.T),所以時間又少了些。
這次想說蕭士塔高維斯契比較難買,所以趕緊去買一買了,他的音樂聽起來就像電影音樂一樣,在描述些有劇情寫實的東西,特別就像戰爭電影一樣 ~

另外,今天在看課表的時候,看到有個科目叫做 "琴鍵" 的,這啥東西?真意外我的科系居然這種小樂器都包含在內,據說這有點類似鋼琴,但是是那種可以邊攜帶邊彈奏,比較小的那種。
只是剛剛我預見了一下,這對我的幫助應該是不大....snO,所以沒有看見光明希望的感覺,這個可能會學,但還要有別的補足才行,怎麼辦啊........T.T
另外還有一個 3D 電腦繪圖是必修,我電腦方面的繪圖都較爛,還試試看看吧..... T.T(搞不好可以變較厲害)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靈魂不滅(我也不想消滅...snO)

馬勒(1860~1911)1860 年 7 月 7 日(鬼月=.=")生於波希米亞的猶太家庭,在家中 14 位小孩裡排行老二,但僅在馬勒 15 歲以前,有 6 位兄弟姐妹相繼離世,或許就是這樣的陰影,讓他的作品常出現對死亡的憂愁,在他的自傳音樂色彩中,似乎永遠要與這個「心魔」纏鬥不休。

在 7、8 月(中國鬼月)出生的人,特別適合從事寫作、藝術表演創作領域,尤其在半夜時是靈感特別強的時間,很多文字、音樂、靈感能有一番成就。

※ 1904 年,馬勒與艾瑪的第 2 個女兒出生,在此時應該享受人倫之樂的時刻,隨即卻立刻投入譜寫「弔亡兒輓歌」,艾瑪說道:「就在半小時前,他還在擁抱親吻著剛出生的嬰孩,接著便立刻狂 熱的開始這部作品的創作,他做的事情還真是恐怖。」足可見,死亡已經猶如心魔般,時刻在馬勒心理糾纏不安著。

除了「弔亡兒輓歌」外,與死亡有關的音樂還出現在他的 9 大交響曲中,第 2 號交響曲「復活」便充滿對生命死亡的惶恐、厭惡;第 5 號交響曲「死亡進行曲」便令人驚異的出現在第 1 樂章。由於貝多芬、舒伯特、恩師布魯克納都是在譜寫第 9 號交響曲前後過世,因此對死亡感到不安,及遭遇生命沉重打擊的馬勒,也很擔心他將結束在譜寫第 9 號時,固將此首作品標題命為「大地之歌」,不願見到 9 這數字,並特別加緊譜寫速度希望不會在完成前死去,於是第 9 號完成了!

2 年後,1911 年馬勒因過勞心臟病加重,於家鄉維也納過世。此外第 10 號交響曲完成了第 1 樂章,曲調合諧節奏緩和,我想能夠將第 9 號完成一定讓馬勒放鬆不少,接著第 10 號或許會完成,或許不會,但跨越第 9 號的第 10 號對他來說的意義,又是另一個新的境界了...........

第 10 號交響曲第 1 樂章(沒買!沒買!氣snO)

第 9 號交響曲第 3 樂章 伯恩斯坦於柏林演奏廳現場表演錄音(日本唱片藝術首獎T^T)


1907 年馬勒偶然間得到了一本中國詩譯詩「中國之笛」,內含有中國唐朝 38 位詩人的 83 首詩,馬勒看過後若有啟悟似地,挑了其中的 7 首作為該交響曲樂章的標題,並附上原來的詩人名子。
1、〈人間飲酒悲歌〉(李太白)
2、〈秋日孤客〉(錢起)
3、〈青春〉(李太白)
4、〈美女〉(李太白)
5、〈醉春〉(李太白)
6、〈送別〉(孟浩然,王維)
只是詩的原名無法一一對照,經中外學者合作比對後的結果如下:
1、〈悲歌行〉
2、〈效古秋夜長〉
3、〈宴陶家亭子〉或〈姑孰亭序〉(未有定論)
4、〈采蓮曲〉
5、〈春日醉起言志〉
6、〈宿業師山房待丁大不至〉和〈送別〉

該樂章又細分為幾個部份,在演奏時則是完全串連起來的,馬勒習慣將自己作的每個樂章的結構,註名提示的相當仔細,聽的人只要知道時間點就好了。

Ⅲ -1(00:00)
起勢主動機旋律以弦樂演奏為主,大、中、小提琴反覆層層相疊,銅管、管樂為輔伴奏。
Ⅲ -2(01:47)
第 2 部分弦樂氣勢開始壓低,較婉轉的管樂漸漸透露出來,各樂器聲量較緩和的出現。
III. -3(02:55)
銅鑼(?)突然敲擊,銅管如號角般聲響後,所有樂器開始前後有序地交錯流出,反覆又綿密。
Ⅲ -4(04:10)
繼續承接上部一段時間後,銅鑼又再敲擊中斷曲勢,壯闊銅管音色響起,起初的動機音舒展成安祥的旋律,為之前焦躁的氣勢作舒解,並且延伸為深遠遼闊的意境,令聽者為之舒暢。
Ⅲ -5(08:06)
在安祥的旋律大致結束後,一聲突兀明顯的管樂響起,這個音律就是之前焦躁動機音的基本元素,突然地在聽覺中出現似乎隱含著提示音作用。接著各個樂器開始蟄伏、安靜......
Ⅲ -6(09:46)
此一瞬間,定音鼓、各個銅管類樂器劍拔弩張般地強奏!弦樂、管樂、敲擊樂也齊聲鳴放,氣勢如怒吼般的大浪襲來,先前的動機音用更狂躁的聲勢出現。
Ⅲ -7(11:16)
頻繁的定音鼓敲擊時,就是第 7 部份開始的瞬間,在整個樂章幾乎聽不到的定音鼓也開始聳動,所有樂器做出最後最猛烈的演奏,將聲勢飆到最高點時結束!

這一首可以更大致的分成 3 個部份,躁動般的起奏->舒緩休息->更狂躁的結束,馬勒利用這首精緻又紛雜的樂章,將各個器樂的音響效果緊密又短促的完全展現出來,在演奏時創造出劇烈 又華麗的感觀氣勢,同時對台上的演奏樂手、指揮者更是一大挑戰,也充分顯示出馬勒高超的指揮經驗與技巧。

以下就是我在這支以氣勢表現為主的樂章,觀察的大致樂器使用想法-
銅管:具有令氣勢抬到較高昂的效果,或者突然達到很強的刺激,若為陪襯伴奏則很搶眼。
管樂:具有讓氣勢走向緩和的功能,在伴奏中則有銳耳的音效。
弦樂:因為音質涵蓋性廣而成為用途最頻繁的配器,作為主奏或伴奏所達到的功能彈性很高。

這樣的器樂使用方法,或許有人會覺得很類似,但就如馬勒所說「交響曲必須要像這世界一樣無所不包」,馬勒在該曲所用的配器方式,或許僅能代表一部份的聲音要素,自然有更多的存在。沒有文雅附庸的刻舊氣質,只有純粹真實的自然聲響、管絃撼動!

卡拉揚於柏林演奏廳現場表演錄音


因為有經過加工處理,所以音質非常純淨無暇,音響效果更加逼真。

(好像馬勒的生平事蹟沒有寫 T.T 又要了....)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---------
終於差不多完成了 ToT,寫的好辛苦 snO 我覺得馬勒他也把自己焦慮不安的情緒放到這首裡,寫文章時感覺很鼓譟,寫完以後我頭好痛 T.T,請見諒...
(我去休息了...靈魂不滅是什麼呢...自己想吧..我也不想這樣滅了..

馬勒 No.9 交響曲第 3 樂章圖畫:
(這是500x341的縮圖,點擊圖片可看到 1024x768 的大圖)

這是我畫的啦 snO,這畫的名子就是針對第 3 樂章命名,因為跟我畫這圖時的情境很像,焦慮不安,細膩謹慎,注重氣勢的傳達,以及與現實有所背離的想像畫面...
畫這幅畫前,從來沒有去畫過真正的天空、陸地過,所以也就只有在線條、明暗上琢磨,And 這是第 N 次發表
(巴死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i11603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